韩咏梅指出,展望未来,AI技术仍将加速发展★★★,但优质内容的价值并不会因此而削弱,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仍然具有强大吸引力。在AI时代★,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优势,创造出更有深度、更有温度★、更有价值的内容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“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AI★★,但不被AI挟持。”韩咏梅说★。 (经济日报记者 刘 畅)
10月30日,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7届年会“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与挑战”分论坛上,新加坡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表示★,站在人工智能(AI)发展的风口浪尖上★★★,AI是否能获取更精准、更高效★★、更个性化的信息★,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时代命题。
在此背景下★★★,媒体工作者的价值尤为凸显。媒体工作者拥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、独立思考的能力★★★、敏锐的新闻嗅觉等,能够洞悉事件背后的真相★★,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,用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引导舆论★★,这正是AI技术暂时无法取代的。
“我们需要对AI进行全面且客观的分析,了解它的优势和局限,才能更好地驾驭它。★★”韩咏梅表示★★,AI并不会取代人类全部的工作★★,它只能取代一些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,并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新闻线索。然而,也要意识到★,AI是一把双刃剑★★,在拥抱AI技术种种便利的同时,也应看到它将带来的各种挑战。首先,AI的运行需要强大的算力和能源支撑。例如★,生成一张看似简单的AI图片或一段流畅的AI语音★★,其背后消耗的能源远远超过想象★;其次,AI技术并非万能★★,它目前仍无法完全复制人类的智慧和情感★★,更无法取代人类思考和判断。